全球暖化問題日漸嚴重,除了有多隻北極熊因為冰層快速融化導致失去居住環境和食物而餓死後,牠們逃離至人類生活的地區情況亦漸漸增多,而海平面上升更會導致地球部分地區不再適合人類居住。試問如此重要的議題,作為地球村一員的我們又豈能置身事外呢?
即使多國推動再生能源和減排政策,但2018年全球碳排放依然上升超過2.5%,使達到巴黎氣候協定中升溫不能高過攝氏2度的目標有難度。沒錯,我們再不能視若無睹,馬上學懂以下的7個生活小撇步,你也可以為親愛的地球出一分力!
更多編輯推薦
- 【美食博覽2019】抗通脹,搶平貨! 美食展至抵筍貨率先睇,1蚊花膠1蚊原粒黑松露
- 【香港美食博覽2019】8月15日開鑼,搶先看今年美食展7大必飲必食推介!
- 【旅行Chill住食】文青必到!台北「豆御」以粉系簡約風格,一改豆品店老派的既定印象!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從日常生活開始
打從節省能源、改變消費習慣等細節出發,盡量減低對環境的破壞。消費者的群體力量更足以影響大機構的生產方向,改善溫室氣體排放。

免除「漏電」,轉用有開關掣的插蘇
電視機、冷氣機、電腦等電器或電子產品,就算不是在使用或備用狀態,只要還是接駁着電源,就依然是會用電的,哈佛大學指出這種不知不覺的「吸血鬼」耗電(vampire power)就佔一般家庭5%至10%用電量。所以用完電器後把插蘇拔掉,或改用有個別開關掣的拖板,便能阻截「漏電」。放工時不要只把電腦和屏幕轉到睡眠狀態,而是完全關掉。
以步行及公共交通工具代替駕駛私家車
最好就當然是不要買私家車了。這不是鬧着玩的,荷蘭等歐洲國家就積極減低私家車用量,拓展單車徑和以單車停車場取代汽車停車場。香港公共交通網絡優良,大家不妨盡量利用。
旅行這個問題
去台北及東京旅行,兩個假期飛行的碳排放量共0.56公噸。遠一點去倫敦,更是1.66公噸。可以的話,請以火車代替部份內陸飛機行程。

還可以用的,就繼續用吧!
製作一件產品通常比起該產品「一生」釋出的碳排放量為高,所以還可以操作的電器和家品就請繼續用下去,也減少轉換手機、私家車等等。
可以買少些衣服嗎?
全球10%的溫室氣體排放是來自時裝業,價廉而美麗的「快時尚」(Fast Fashion)就更是大賣,生產線由一年四次擴展為12至15次。把舊衣捐贈給他人固然好,但減少購買新衣的頻密程度和數量就更加好了。

可以食少些肉嗎?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sation)指出畜牧業佔全球溫室排放14.5%之多,當中牛的排放就佔了65%。如果以產品佔畜牧業總溫室氣體排放量而排名,首位就是牛肉(41%)與牛奶(20%),跟着是豬肉(9%)和雞肉與蛋(8%)。
購買本地的農作物及製品,減低入口貨物因運輸產生的碳排放
支持本地製品,有市場就有動力擴大生產,工廈水耕蔬菜就是個好例子了。
此外,改用LED燈、栽種植物、以花灑代替浴缸沐浴等等。每人一小步,大家集結的力量就會有成果了,願我們生活的地球不要再一下生病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