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要親身經歷災難或戰亂才會有創傷後遺症(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原來在電視重複觀看暴力、衝突、災害等場面都有機會患上。留意自己及身邊的人有沒有以下症狀,盡早求助。
甚麼是PTSD?
根據心理雜誌 Psychology Today,人目睹或經歷意外、危難等事件後會感到悲傷、焦慮、無助、恐懼等等,事件過後這些情緒反應會逐漸改善。如果症狀持續至數月甚至年,又或者在創傷事情發生後半年甚至更長時間才開始出現這些情緒反應,那就可能是患上PTSD的徵兆。
最初對 PTSD 的研究是集中在退役軍人,但其實 PTSD 可以發生在任何人,包括小孩身上。例如親身經歷或目睹交通意外、天災、被劫、被襲擊或虐待,或者是至親因意外或急病突然離世等,都可以構成巨大壓力而有患上PTSD的機會。
PTSD有甚麼症狀?
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與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Royal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皆指出除了因事件而感到低落、憤怒、恐懼等情緒外,還有以下三大類狀況:
1. 腦海重複經歷創傷事件
這包括回閃(Flashbacks)和發惡夢。情境逼真到令人覺得事件就像在現實發生一樣,有可能再次感到當日的聲音、氣味、身體的痛楚、心跳、出汗和恐懼。
回閃可以是由日常事勾起,例如當年的交通意外發生時正在下大雨,現在下大雨時就可能會引起對那意外的回閃。

2. 迴避記憶創傷事件和相關的感受
為免重複經歷創傷事件,患者可能會避免談論這事情,把注意力轉移到工作或嗜好上,也不想接觸或想到相關的人或物件和去到事發的地方。也可能會改變日常習慣,例如因為曾經有交通意外而以後也不想駕車。
減輕痛苦感覺的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去令自己變得麻木,像沒有感覺一樣,讓自己覺得已經痊癒。也可能避免與其他人溝通,而令家人和同事覺得難相處。

3. 時常處於戒備狀態、提防危險再次發生
由於經常要提防,所以變得焦慮、容易驚愕和發怒。此外,這個壓力狀態可能會影響睡眠、進食和專注力。

也請留意這些心理狀況
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也提出 PTSD 患者可能會記不起創傷事件的重要部份,對自己或世界有負面的看法,過份自責,或再沒有興趣做一向喜歡做的事情。

走出陰霾,你可以的
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提醒大家,請接納其實自己的情緒反應也是一般人遇到可怕經歷的反應,並不代表你是弱者,更不要孤立自己或把難受的感覺埋藏。請把事情告訴你信任的親人、朋友和醫生,並請相信創傷後遺症是可以有效治療的。
